close
九子順序有兩種說法:
「龍生九子」的這一個說法是來自明朝李東陽的《懷麓堂集》,龍的九個兒子分別為:
老大囚牛
老二睚眥
老三嘲風
老四蒲牢
老五狻猊
老六贔屭
老七狴犴
老八負屭
老九螭吻/鴟尾
另有說法為:
老大贔屭
老二螭吻/鴟尾
老三蒲牢
老四狴犴
老五饕餮
老六蚣蝮
老七睚眥
老八狻猊
老九椒圖
H現在是採第二種九子排列的說法
*龍之九子中的老大-贔(ㄅ一ˋ)屭(ㄒ一ˋ)
別稱:龜趺、霸下、填下、石龜
特徵:龍頭龜身,有齒
特性:力大可馱負三山五嶽,善於背重物。
居住:常在石碑下、金爐腳、佛桌腳、牆角、石柱的底台
霸下和龜十分相似,但細看卻有差異
霸下有一排牙齒,而龜類卻沒有
霸下和龜類在背甲上甲片的數目和形狀也有差異
霸下又稱石龜,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徵
*台南天后宮拍的,石碑下方的就是老大-贔屭
它總是吃力地向前昂著頭
四隻腳拚命地撐著
掙扎著向前走但總是移不開步
*天長地久龍隱寺的霸下
據說觸摸它能給人帶來福氣
霸下的傳奇故事
傳說霸下上古時代常馱著三山五嶽,在江河湖海裡興風作浪
後來大禹治水時收服了它,它服從大禹的指揮
推山挖溝,疏遍河道,為治水作出了貢獻,洪水治服了
大禹擔心霸下又到處撒野
便搬來頂天立地的特大石碑
上面刻上霸下治水的功跡,叫霸下馱著
沉重的石碑壓得它不能隨便行走
很感人的故事
任重道遠的霸下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