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孔廟往翠華路走,在路邊看到這些波羅蜜樹
*不知是野生還是有人種的,數量不少
*如果被這麼大顆波羅蜜打到,可能當下會開悟喔!
想起一個笑話
有一位小朋友就問法師說:師父,為何佛陀要說水果經,而我媽媽每天要我背那個水果經?
法師問小朋友:水果經?是那一部水果經阿!
小朋友就說:就是那部"般若波羅蜜多心經",波羅蜜是我不喜歡吃的水果,可是媽媽還要我每天背,說背了會更聰明,考試會考好點。
原來小朋友在告狀了,也把心經中說的"波羅蜜"跟水果的"波羅蜜"劃成等號了
其實,佛教說的"波羅蜜"是"波羅蜜多"的簡稱,是一種印度話
含有四義:1)"波羅"譯為彼岸,"密多"譯為到,是"到彼岸"的意思。2)譯為度無極。3)譯為遠離。4)譯為究竟。
簡單來說就是:可從煩惱的此岸,到達清淨的彼岸;可從生死的此岸,而到涅槃(解脫)的彼岸。
而水果的波羅蜜是
被稱為熱帶"水果皇后",果實碩大,重者有20至25千克。它結果於樹幹或主枝上,也叫"樹鳳梨"、"木菠蘿"。原產於印度、馬來西亞,傳入海南島已有百年歷史,全島普遍栽培。菠蘿蜜有30多個品種,分為兩類:硬肉類和軟肉類。每年春天開花,夏秋間果熟,成熟時香氣飄溢。果肉含有糖分、脂肪、蛋白質,味深甜;仁核含有澱粉,可吃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