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香光寺的觀音殿裏,有大尊的觀音菩薩,在觀音菩薩卻有著三尊黑面"大媽"."二媽"."三媽"

後面還有許多眾神民,怎麼觀音殿與大雄寶殿的格調差這麼多

在這裏掛滿了20~30個大大的香環,殿內也被薰得黑黑地,像是民間的廟,不像佛寺?




大媽的故鄉-大陸 

  傳說香光寺的「大媽」來自大陸,原由白杞村民供奉,後因屢有神蹟方,村民便集資為她起廟宇—玉山岩,「大媽」於是從窄窄的民家神案坐上了殿堂的佛桌,就在溪州這稱為「金交椅」的山坳裡長住了下來。


「金交椅」名稱的由來 

 香光寺所在地的地名在早期臺灣的土地堡圖上稱為「金交椅」,查地圖查不到香光寺,也找不到玉山岩,卻被稱為「金交椅」,因為其地形就像一把椅子。
  為什麼會是椅子的形狀呢?早期的河川從這裡流過,河流不斷的沖積、切割河床,漸漸的這一座小山丘陵變成為椅子的形狀。
 

大媽顯靈

 傳說在盜匪猖獗的時代,現今鹿滿一帶是從嘉義到竹崎最危險的路段,常有土匪集結洗劫路人。曾有這麼一個晚上,土匪想來偷襲內埔仔,卻看到庄頭上集結了許多兵馬,因此不戰而走,人人傳說這是「大媽」的顯化。



地震後的大媽 

但「大媽」的神威顯然也抵擋不住大自然的災變,光緒三十二年時發生的大地震,震垮了村民的家園,也震塌了「大媽」的殿堂,「大媽」便在各戶人家裡輾轉流徙。廟塌廟起,重建的玉山岩在民國三十二年的大地震中,又再度成為廢墟,淹沒在荒煙蔓草中,成了鬼影幢幢的所在,「大媽」又隨著村民的足跡在山間草徑上流徙徘徊。 

「大媽」雖然少了寬廣的殿堂,但村民虔誠的香火不曾暫歇,他們從來沒有忘記她的慈顏。民國五十八年重建募款的聲音再度於山野間響起,村民們以鋼筋水泥重建「大媽」的殿堂,歷經三年,「大媽」有了新家



*觀音殿內石碑說明







玉山岩改為香光寺

  但接下來應該由誰來照顧她的生活起居呢?民國六十三年,村民在「大媽」面前擲筊祈問,遠在高雄的心志法師在連續得到十多次的「聖杯」之後,成為玉山岩的住持。翌年,經信徒大會通過「玉山岩」改名為「香光寺」。

大媽忙著找分身-二媽&三媽

      「大媽」常不在寺裡,而被請出去辦事

生病了,他們會請「大媽」到家「看診」

入新厝就得請問「大媽」指示良辰吉時

娶媳婦也要問問「大媽」八字和不和。

如有其他的宮或廟要酬神拜拜、做大戲時,「大媽」也會被奉為上賓到場看戲。

當七○年代大家樂風行時,「大媽」忙著被問明牌,不過,聽說慈悲的「大媽」從沒有出示過任何的明牌號碼,甚至透過乩童指示問明牌的人不可以玩大家樂。

  「大媽」分身乏術,村民只好新雕了第二尊的「二媽」與第三尊的「三媽」,作為她的助手,村民把她們當成三姊妹。「大媽」不在家時,「二媽」與「三媽」也會幫忙處理事務。


香環下的大媽  

後來,村民們覺得「大媽」的香火太少,臉還不夠黑,如此無法顯示她的靈聖,於是買了大把大把的香末,每天來燒,薰得殿內煙塵漫漫,燒得香爐著火,他們很高興「大媽」終於有靈「發爐」了。每天有人來上一百多柱香,虔誠的一百多柱香擠滿著香爐,對師父千叮嚀萬交代不可拔出香腳,因為若拔了香腳,「大媽」的香火就無法旺盛。而且村民更表示要來接管玉山岩,這樣「大媽」的香火才能更旺盛。

殿內的柱子間也掛滿了一尺多寬的大香環,三十多個大香環讓「大媽」坐擁香雲,她眼睜睜地看著、沈默著。





觀音菩薩與大媽

村民也會稱大媽為觀音媽或觀音佛祖,也就是我們說得觀音菩薩。

「觀音媽」是閩南、臺灣等地區民間對「觀世音菩薩」的尊稱;在臺灣民間的宗教信仰中是最為普遍的佛,不僅佛教信眾崇拜,一般人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觀世音菩薩的神像。「觀音」之名是示以「觀」察眾生疾苦,聽其呼喚之聲「音」就伸手垂救而來;由於祂的法力無邊,有求必應,所以還有許多稱多,如「送子觀音」、「千手千眼觀音」、「白衣大士」......等等,都在彰顯觀音媽的「大慈大悲救苦救難」法力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&D幸福小屋 的頭像
    H&D幸福小屋

    H&D幸福小屋

    H&D幸福小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