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華寺面積遼闊,由3座殿宇並排而成
整座寺院坐北朝南,共有四條軸線
主體中央,第一進為天王殿,第二進為大雄寶殿,第三進為觀音殿
*進入山門後,就看到「天王寶殿」,供奉著彌勒佛及四大天王
目前分類:台灣旅遊- 台南景點 (254)
- Jun 08 Mon 2009 10:18
台南˙法華寺(二)天王寶殿
- Jun 08 Mon 2009 09:41
台南˙法華寺(一)山門
這是二度參訪法華寺,記得去年曾來過
只是那時來時,感受到這裡的寂靜,但卻有少許的落寞與感嘆
這次會來,主要是D想仔細看「準提菩薩」
準提信仰與佛教的傳入台灣幾乎是同一個時期。
當時清末鄭成功率領軍隊來台灣時,屬下李茂春也隨行到台南。
- Jun 05 Fri 2009 15:17
台南˙竹溪寺(五)後殿-十大菩薩+二金剛2
介紹完普賢、文殊、觀音、大勢至菩薩後,再繼續看其祂的菩薩
*騎著龍狗座的彌勒菩薩-當來下生彌勒佛
佛教八大菩薩之一,「彌勒」中譯的意思即為「慈氏」, 大乘佛教經典中又常被稱為阿逸多菩薩
彌勒菩薩現生於兜率天的兜率內院,將繼釋迦牟尼佛之後遞補佛位。
待兜率天壽四千歲滿, 彌勒菩薩即將下生人間,現太子身,出家修行,最後於華林園龍華樹下成佛
- Jun 05 Fri 2009 11:10
台南˙竹溪寺(四)後殿-十大菩薩+二金剛1
竹溪寺後殿還供奉「十大菩薩」
看到菩薩們的座騎,引起我的好奇心
因除了文殊、普賢、觀音菩薩比較常見,其他就一無所知
*騎著象座的普賢菩薩象侍佛右方-以大行立德
普賢菩薩是大乘佛教菩薩行者的典範,他的無量行願,即是成佛的要因
- Jun 05 Fri 2009 09:27
台南˙竹溪寺(三)後殿
- Jun 03 Wed 2009 10:33
台南˙竹溪寺(二)大雄寶殿
看完竹溪寺的山門,就進入大雄寶殿
*大雄寶殿前一對巨大的六牙白象
*佛教喻白象能夠堅韌負重,擔負普渡的重責
佛陀因地修行時,曾示現為六牙白象,巧現因緣攝度眾生。
- Jun 02 Tue 2009 11:04
台南˙竹溪寺(一)山門
第三站就是台南的「竹溪寺」
明永曆十五年(1661),由當時州守所構建
竹溪寺原名「小西天寺」,因臨竹溪而改名為「竹溪寺」
建於明永曆年間,為臺灣最早創建的寺院
竹溪寺歷經多次整修,現貌為中西合璧,與原貌大不相同
- Jun 02 Tue 2009 10:20
台南神學院
會來台南神學院,當然不是宗教因素
因要到彌陀寺,D把車停在這附近,剛好發現這間位於彌陀寺隔壁的「台南神學院」
*台南神學院的介紹-是台灣第一所高等學府
屬於基督長老教會的台南神學校,為巴克禮醫師於1876年所創建
- Jun 02 Tue 2009 09:47
台南˙彌陀寺
今天準備來個台南寺院參訪,首先抵達的是「彌陀寺」
*創建於明末永曆年間(1647~1661),清康熙五十七年重修擴建,嘉慶年間又再次整修,素有台灣古都四大古剎之稱。歷經三百餘載,至民國初年,雖曾發起修茸。
*創建於明永曆年間(1647~1661),初稱彌陀室,迄今已曆三百餘年。
清康熙五十七年(1718)重興擴建,始改稱彌陀寺。
- May 29 Fri 2009 15:24
台南˙草山月世界(二)1.侏儸紀&2.馬頭
由岡林走草山內環道往東,過草山一號橋不久後
道路東側一處視覺開闊之惡地形谷地,嶙峋的山脊,這就是草山月世界八景之一的侏儸紀
*這裡有一些說明牌-草山月世界全區導覽圖
*草山月世界地形介紹
- May 29 Fri 2009 15:03
台南˙草山月世界(一)路線
*從二寮觀日亭開出來,到大馬路看到岡林派出所,就要右轉,有指示牌
*「南168」往左鎮的方向
*很快就看到草山月世界的指標,要右轉
- May 29 Fri 2009 14:24
台南˙二寮(二)觀日亭
*「台162」-9KG處,還沒上觀日台,在這的馬路邊就可以看到草山月世界的景觀
*這就是觀日亭裏的涼亭,觀日亭不大,跟阿里山的觀日亭差太多了,難怪得來得早,否則就沒位置了
*二寮觀日亭的地理方位
- May 29 Fri 2009 10:50
台南˙二寮(一)路線
這二寮的探路,似乎已是3月的事
再不寫可能會望得一乾二淨
二寮是觀日出的地方,聽說不亞於「阿里山的日出」
但因為路況不熟,不敢半夜出門找路,所以就利用白天來個探路
這次我們選擇走國8從新化的方向
- Apr 16 Thu 2009 09:51
台南˙「牛埔泥岩水土保持教學園區」(九)文化走廊&展示館
*往回走便會經過「牛埔文化走廊」
大標題寫著「當種子紮根,泥岩將是磐石,當生命落腳,惡地就是福地」
多麼深的意涵,每個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義,事在人為阿
*用台語講-牛的俗語
- Apr 16 Thu 2009 09:35
台南˙「牛埔泥岩水土保持教學園區」(八)水土保持
為了水土的保持,需要種植許多的植物
*水燭
*這就是「水燭」
- Apr 16 Thu 2009 09:22
台南˙「牛埔泥岩水土保持教學園區」(七)泥岩的美與險
*捨棄走「戰鬥步道」,往另一條路走,卻有著不同的收穫
*這條路並不好走
*掛網噴植:在坡面上舖上鐵絲網或塑膠網等,增加坡面穩定性後,然後直接將種子、肥料、有機質肥料(或土壤)、黏著劑與適量之水充分攪拌後,利用強力力壓縮機噴植於坡面之植生方法。
- Apr 15 Wed 2009 15:45
台南˙「牛埔泥岩水土保持教學園區」(六)6.湖光山色&戰鬥步道
*最後一個景點:湖光山色
*站在這裡可眺望兩邊不同的景緻
*再往前走,可以看到一個戰鬥步道的牌子
- Apr 15 Wed 2009 15:31
台南˙「牛埔泥岩水土保持教學園區」(五)5.水中樓台&文昌筆
*第五站:水中樓台
*這就是「水中樓台」,涼亭竟然在水的中間,還比水低,真是奇景!
*這就是水中樓台的建構與目的
- Apr 15 Wed 2009 15:22
台南˙「牛埔泥岩水土保持教學園區」(四)4.生生不息
*這裡真的好美,怎麼也想不到是個人工湖
*生態池說明
*又是一頭辛苦的牛
- Apr 15 Wed 2009 15:01
台南˙「牛埔泥岩水土保持教學園區」(三)2.綻放綠洲&3.古色古香
*下了階梯到了第二站:綻放綠洲
*綻放綠洲的說明
*麻雀變鳳凰:惡地變綠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