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二因緣-11.生
一、「無明」緣「行」,「行」緣「識」,「識」緣「名色」,「名色」緣「六入」,那「六入」緣「觸」,「觸」緣「受」,「受」緣「愛」,「愛」緣緣「取」,那「取」緣「有」,「有」緣什麼呢?
A「有」緣「生」。
二、什麼是「生」?
]來世受生。指由過去所造作的業力而引生來世的果報-生善道或者惡道。
簡單來說就是:因過去造的業,便衍生出又一次的投生。
三、「有」與「生」的關係?
]正因為有了業(有),這種業必然產生未來的果報,使人在死後重新投胎受生,從而導致來世的再生(生)。现在三因:愛→取→有 未来二果: 生→老死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投生轉世一直是個令人迷惑和引起爭論的主題,現世我還沒有「往生」,所以也不知道會投生到那裏去?但我相信「隨業受報」的道理,就是隨著你造的善惡業,就到各處(六道)去受報。
我們以「上班」當成「今生」,「假日」當成「投出處」,問您放假會去哪裡?喜歡圖書的人,會去「圖書館」;愛看電影的,會去「電影院」;愛唱歌的,會去「KTV」…,這些不同的活動內容,是因為平時我們的思想行為造成的,「隨業往生」,也是如此。講一個前生是山雞,今生投生為人而修成正果的故事
在晉朝有一位曇翼法師,前生是一隻山雞,今生卻得以投生為人而修成正果。山雞能投生為人?原來每當天臺祖師法智大師在講法華經時,總有隻山雞在旁聽法,七年如一日。
後來山雞死了,法智大師當晚夢見一童子說:「我就是日日聽您說法之山雞,現憑聽法之力量,我已投生在黃居士家,將來要跟著大師出家。」
幾年後,黃居士設齋恭請法智大師,其幼兒一見大師到來即歡呼:「我的師父來了!」法智大師說:「哦!你就是那山雞!」
他們脫下小孩之上衣,身上有三支羽毛。其父即許可他隨大師出家。
曇翼法師專心持誦法華經,並建了一座法華精舍,于內勤修辦道,十年如一日。一天,有一花枝招展之女人,提了一個籃子,內有一頭小白豬及兩顆蒜,她要求留宿一晚,曇翼法師堅決拒之於門外,但她卻死賴不走,法師唯有留她在屋內草堆上住一晚。到半夜時,此女忽然又哭又叫"肚子痛",要求法師為她按摩。法師見狀嚴重,以布包其錫杖,立於遠處,按摩她的腹部,令她復原。
雞曉天明之際,卻見此女人騰空而起,化成五色祥雲,那頭小白豬已變成了白象,兩顆蒜則成了兩朵蓮華。一朵蓮華在大象腳下,卻見普賢菩薩立于另一蓮華上,並說:「過幾天你就可以到我的法會來,所以,我要先來試驗你修道的程度。果然不錯,你可以作為我的眷屬。」爾時整個虛空大放祥瑞之光,皇帝見到此祥光,不禁心中大悅,遂建造了一座法華大寺院。
山雞聽法尚有此感應,何況是身為人的我們。我們要珍惜這世的人身,且要心存正念.善念,行善止惡,那投生到那根本不需去擔憂!
「禍福無門,惟人自招,善惡之報,如影隨形。」
~共勉之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