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程進入六龜遊客中心,當然主要是上洗手間
這裡的四周景色很美,後有高山,前有河流
建築物也古色古香,往2F走視野更好
看到右手邊有六隻石龜圍著一個石碑,石碑上寫著"明山勝水"四個字,似乎是這六隻龜守護著明山聖水
這"六隻龜"就是代表"六龜",六龜真的是名副其實的明山聖水,真的是好山.好水.好風景
傳說六龜這個地名的由來,是因為荖濃溪畔有六隻形狀像烏龜的大石頭,所以才取名為六龜的。但是,經過現代人的考證,六龜地名的由來,是和六龜的原住民之一-平埔族有關係的。六龜原來叫做六龜里(LAKURI),是日本統治台灣時,從平埔族西拉雅族的四社熟蕃中的芒仔芒社語音翻譯來的,台灣光復後,才改為六龜,一直沿用到現在的。
*十八羅漢山
十八羅漢山位於高雄縣六龜鄉荖濃溪旁,相傳十八羅漢山是當地居民的守護神,只要認真的努力工作,便能累積財富,而這裡更有「台灣小桂林」之稱,由大小不規則的40餘座直立山峰所組成的十八羅漢山,礫岩層的層次變化形成了獨特的景觀,倘若要欣賞十八羅漢山羅列的山形,需前往扇平的林班道路展望台或隔著荖濃溪河床相對的185縣道路旁。
*遊客中心全貌
*人還不少
*在遊客中心後.旁邊可以看到早期的隧道口
日據時代六龜盛產樟樹,尤其是扇平試驗林區更多,日本人為了砍伐樟樹製造樟腦油,於民國二十六年起開鑿隧道,早期鄉民稱為「六座窟」,相傳當地原來是座觀音山,草木茂盛,但因日人開鑿山洞,加上鄉民砍伐樟樹圖利,致觀音盛怒離去,留下十八羅漢繼續守護寶藏,但樟樹已被砍伐殆盡。
日本於二十六年開鑿五處六龜隧道,各洞高五.一米,一隧長一四一公尺、二隧長四十一公尺、三隧長八十六公尺、四隧長一八O公尺、五隧長二一O公尺。六隧為民國三十二年新挖掘,長一三四公尺,形成目前的六個隧道。
六座隧道以第五座最長、第二座最短、第三座山勢最險峻、第六座年代最新,目前第六座隧道內壁仍可見到原始礫石的開鑿痕跡。
*口不大,那早期是否只能單向行車呢
*看完了山洞,準備上車回家了
- Feb 15 Fri 2008 09:51
南橫之旅(十一)-十八羅漢山.六龜遊客中心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