離開梅嶺,往玉井的方向前進,途中看到「江家古厝」的指標,就決定進去探一探
只是D累了,就在車上休息,我就獨自進去參觀
*位於台3線路玉井與楠西之間的「江家古厝」
* 奇怪,假期竟然參觀的人不多
古厝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,佔地約三公頃,是一個傳統閩南式農村聚落
到底這個江家古厝有何特色呢?
1.是典型閩式合院建築,古厝農村建築形式保存相當完整,比方說農村早期的紅瓦厝,土角厝、洗石仔厝、豬舍...,都是江家古厝著名的特色。
2.難得的同姓同族長久聚居的村落。
3.這個莊院像城堡一樣牢不可破,除了前面有大池塘,外層更圍了密密的刺竹林,村中男子都練武功,各條護龍及房舍間有很複雜的巷道,像個迷宮,外人進到這裡若無人領路可能走不出去,強盜或小偷來時時很容易就可以堵住他們。
4.宋江陣其實就是村莊自衛武力的遺緒。現在全村住戶還會一起練宋江陣。
*江家古厝前面的半月形的風月池--這也具有防護的功用
*風月池上開滿了美麗的睡蓮
*「鹿陶洋」?
1.鹿陶洋地名由來是因為此地位在「鹿陶」(玉井鄉竹圍村),鹿陶的北端為平原地帶的關係,「洋」之意為「平原」,因此稱為「鹿陶洋」
2.鹿陶洋地名的由來是因為先民曾多次見到後山經常有鹿、羌、羊等野生動物出沒這裡,所以稱為「鹿陶洋」。
3.早期山上多鹿,常常會逃到山下來此地的平洋覓食,因此「鹿逃洋」轉成「鹿陶洋」。

*建造年代:大約康熙六十年(一七二一)前後,江家先祖已來此定居,目前聚落的格局,大概是日治時期,族人秉承祖先原有的規劃,一步步的共同努力,使聚落的格局更臻完整。
整個聚落以江家宗祠為中心,「龍邊」有六條護龍,「虎邊」有七條護龍,每條護龍長約一百六十公尺。長久以來江家族人遵守閩南平房的公約,保持聚落完整。聚落裡有「土墼厝」、「竹籠仔厝」、「磚仔厝」、「水泥厝」……是見證近數十年來台灣民居演進最合適的地方。
*江家古厝的導覽圖
*一棟棟的排列整齊
~待續
江家古厝:台南縣楠西鄉鹿陶洋63號
電話:(06)5752197
交通:可由南二高至玉井交流道下
98年元旦-鹿陶洋「江家古厝」的風貌(一)
98年元旦-鹿陶洋「江家古厝」的風貌(二)
98年元旦-鹿陶洋「江家古厝」的風貌(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