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普賢菩薩的地位:
佛教裡有四大菩薩:文殊菩薩在菩薩中智慧第一,地藏菩薩是願力第一,觀音菩薩是慈悲第一,普賢菩薩是行門第一。
普賢菩薩通常供奉於大雄寶殿釋迦牟尼佛右邊,是釋迦牟尼佛的右脅待,文殊菩薩是釋迦牟 尼佛的左脅侍。普賢菩薩騎六牙白象,手拿蓮花,大象代表堅毅負重的精神,六牙譬喻六波羅蜜,象徵普賢菩薩發廣行六度萬行的大願,將佛法一步一步落實在生活上,點點滴滴去實踐。表示普賢菩薩具足大行的精神。
二、普賢菩薩與普賢行願品的關係:
一、普賢菩薩的地位:
佛教裡有四大菩薩:文殊菩薩在菩薩中智慧第一,地藏菩薩是願力第一,觀音菩薩是慈悲第一,普賢菩薩是行門第一。
普賢菩薩通常供奉於大雄寶殿釋迦牟尼佛右邊,是釋迦牟尼佛的右脅待,文殊菩薩是釋迦牟 尼佛的左脅侍。普賢菩薩騎六牙白象,手拿蓮花,大象代表堅毅負重的精神,六牙譬喻六波羅蜜,象徵普賢菩薩發廣行六度萬行的大願,將佛法一步一步落實在生活上,點點滴滴去實踐。表示普賢菩薩具足大行的精神。
二、普賢菩薩與普賢行願品的關係:
有朋友問:到底普賢菩薩行願品的「行」願要讀成「ㄏㄥˋ」或是「ㄒ一ㄥˊ」呢?
1.其實,除了「ㄏㄥˋ」、「ㄒ一ㄥˊ」這兩種讀音以外,還有人會讀「ㄒ一ㄥˋ」(品行)的行
2.我覺得要唸這個字,還是得看「上下文」而定
3.依我的讀法是普賢行(ㄏㄥˋ)願品、普賢十大行(ㄏㄥˋ)願
念行(ㄒ一ㄥˊ)願,是當「名詞」,如「行為」
朋友問:到底什麼是「佛的三身」?
其實,說這「佛的三身」還真的不好說明,我也只能以我所理解的講明白、說清楚,如果有何錯誤或不足之處,再請大家修正囉!謝謝~
在佛寺如果早、午齋有「過堂」用齋,法師都會帶唱「二時臨齋儀」,也就是我們俗稱的「供養偈」。
供養偈的內容:「供養清淨「法身」毗盧遮那佛、圓滿「報身」盧舍那佛、千百億「化身」釋迦牟尼佛、極樂世界阿彌陀佛、當來下生彌勒尊佛、十方三世一切諸佛………」
最前面所唱的就是這三身佛:法身佛-毗盧遮那佛、報身佛-盧舍那佛、千百億化身佛-釋迦牟尼佛。
一、要從小釋迦的那個部位浴佛呢?
有人說:要從頭頂!有人說:要從肩膀…,說法不同,那到底要從哪個部位浴佛呢?
從經典裏我們看到:諸天及九龍均是從佛陀的上方以非常香的淨水為如來來沐浴,另外根據《浴佛功德經》記載,浴佛應從頭頂,所以我們可以根據經典記載的方式來浴佛。
二、浴佛的程序:
2539年前的4月8日 ,印度迦毘羅衛國的王后摩耶夫人,在藍毗尼花園的無樹下,生下了悉達多太子,也就是後來出家成道的佛陀。那時,天空中突然出現九龍(也有說是二龍)吐水、以及天人散花來沐浴太子全身。出生後的希達多太子,就向東、西、南、北各走了七步,每一步都出現一朵蓮花,而且一手指天,一手指地,說:「天上天下,唯我獨尊」。
「天上天下,唯我獨尊」。有人看了這句會誤會佛陀這麼小就這麼自大,其實不是,這句話的意思是說:「我(指佛陀自己)是宇宙最尊貴的覺者,我將廣度一切沉淪生死的眾生。」
也因為佛陀出生時,就有浴佛的說法,所以後來的佛教徒每年慶祝佛陀誕辰就沿用此例舉行浴佛儀式。
現在佛教的浴佛儀式,是從古早得印度傳下來的,不只是當時的佛教,連婆羅門教也就有像「浴像」的風俗,那時的浴佛有「求福滅罪」的意義。
5/9就是一年一度的「國定佛誕節」,佛誕節為何加個「國定」兩字呢?當然是有因緣的。
現在就先針對名稱來說明:
1.佛誕節:每年農曆4月8號是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的生日,所以叫做「佛誕節」。
2.國定佛誕節:大家一定奇怪國曆的5/9,是農曆的3/26,不是4/8,那為何說是「佛誕節」呢?
這是民國88年9月通過的提案,政府將農曆4/8訂為國定佛誕節並於母親節同日放假,成為佛教東傳中國二千年以來台灣首度國定佛誕節。今年5月第2個星期日剛好是5/9,所以國定佛誕節就是每年5月第二個星期日。
好久、好久沒有分享佛法了,今天朋友提醒我:要分享佛法
前陣子一篇一篇的遊記,似乎都寫不完,從花東到阿里山,一次就要寫上1個月
就這樣排不出時間寫寫佛法的心得,今天就分享一篇「可以讓我們得到幸福與快樂的方法」
幸福與快樂永遠是我們不斷在追求,但無論多麼幸福與快樂都逃不過「無常」的法則
所以我們更需要時時培養「正面思考」與「轉念」!
以下是有位格友針對H&D在素食館供養一位法師(幫不認識的法師付款)的看法
讓H覺得有必要做一些說明與澄清,這也是做佛法的交流
以下是格友的回應~
不知道現在的人了不了解什麼叫 "供養" 如果有仔細的看佛經內的故事就會知道
以前大修行者 到處扥缽行腳時,會有很多百姓會請大修行者到家中 "供養" 餐點
H&D回到「H&D幸福小屋」了,回家的感覺真好!
今天是正月初九,早上起來供佛齋天
記得第一次參加佛寺的齋天儀式是在香光寺
參加齋天得早起,冬天的山上真的好冷,即使在大殿內還是冷颼颼的,手腳冰冷,但冷歸冷還是很法喜
1.齋天的全名是「供佛齋天」是佛教的用詞
已經好幾天沒空寫文章了
H&D沒有趴趴走,單純就是忙著「年終大掃除」
奇怪每週都有打掃,但到了年鐘還是免不了來個「大整頓」
這一整頓那裡也要清、這裡也要洗,洗洗清清還真的粉累耶
這也讓我想到佛陀要周利槃陀伽掃地開智慧的故事
阿彌陀佛的聖誕是每年的農曆11月17日
而今年的農曆11/17正好是99年元月一日
在一年的開始竟然也是阿彌陀佛的聖誕,又逢元旦凌晨有月偏食
這麼多喜訊來迎接全新的一年
*「元旦」:西元紀年的歲首第一天
今早D跟我說:你可以寫中秋節與佛教有關的故事
我回答說:中秋節是中國的節日,印度沒有!
D說:印度傳來中國,有一些與中國民情風俗結合,中秋節沒有嗎?
我想想:好像真的沒聽過、沒看過
後來想想唯一有關的是:農曆8月15日也是月光菩薩的聖誕
*尸羅之美&香光莊嚴
*這裡可看到許多佛教的法器與介紹
*各類佛教戒本
這次上香光山經過「關西休息站」
特別進去看「佛教法器文物覽-尸羅之美」
*關西休息站-這是我第一次進入關西休息站
*整體的佈置,很喜氣,也很有客家味道
一、〈大悲咒〉內容
〈大悲咒〉是佛教最基本的咒語,一般佛教徒會在早晚誦持〈大悲咒〉。
〈大悲咒〉有84句415個字,屬於「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」,其全名是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〉,簡稱其為〈大悲心咒〉或〈大悲咒〉
〈大悲咒〉。
二、〈大悲咒〉由來
〈大悲咒〉是H最常持的一部咒,也是第一部會背得咒語
這次8/7(五)Pm5:00從日月潭開車準備回台南
這時正值莫拉克颱風進入,沿途風雨交加
我們的車子也被風吹得嚴重晃動
坐在車裡的我,還真的很害怕
五、智者大師的慈悲與智慧
(一)提倡放生
我國自梁武帝禁斷肉食, 放生就開始流行,智者大師是放生的一位。大師多年的講經說法感化了方圓數百里的百姓,甚至包括不少的漁獵之民,使三四百公里範圍,全部成為了放生池。
(二)說法度眾
智者大師剛開始講經時,很少人去聽,後來兩三百人聽,到最後一千人來聽,這時候大師卻不講了。有人就覺得奇怪,請問智者大師:「大師您現在法緣正盛,一開講座就有好幾百個人來聽,甚至上千人來聽,您為什麼不講?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