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佛學知多少- 佛學知識 (167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一、印度佛教出家人有穿鞋否?


因為印度地處熱帶,所以一般人都以為釋迦牟尼佛住世時期,僧尼們是不曾穿用鞋子的。其實不然,據禪林象器箋卷下列舉鴦掘摩羅經文說:“如有施主,牛死賣與屠生,轉買皮,令人做革屣,許受用著。”又據釋門歸敬儀說:“天竺國中,地多濕熱。以革為屣,制令服之。如見上尊,即令脫卻。”根據這些考證,可以知道:古印度的佛教僧尼們,是准許穿用鞋子的。


二、僧鞋的演變:中國處於溫寒地區,為了禦寒,當然更需要穿著鞋子。


(一)古代:芒鞋-是用草類編織而成的,所以也叫做“草鞋”。


(二)現代:布料做的羅漢鞋-鞋面的尖部是用三片布條排列縫牢,鞋幫縫綴一些方孔,和芒鞋的式樣差不多。


H&D幸福小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因為smart格友的提問


發現這也是許多朋友的問題


因此就以文章方式一併回應


格友提問如下 :


有位朋友的長輩往生了  想誦經回向給他


H&D幸福小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
一、什麼是「晨鐘暮鼓」?


晨:早晨。


暮:傍晚或晚上。


「晨鐘」和「暮鼓」是指佛寺中早晚報時的鐘鼓。晨暮敲鐘打鼓,稱為「晨鐘暮鼓


二、鐘鼓的位置


H&D幸福小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介紹完「鐘」,接著還認識佛教的「鼓」


一、鼓的作用


       (梵名 dundubhi),樂器名。打擊樂器的一種,又作太鼓。即在中空的木制圓筒上張皮,以供打擊的樂器。鼓是全世界各民族使用使用比較廣泛的擊鳴器,我國很早便將鼓用儀式、舞樂、軍隊中,具有集眾、報時、警報、振奮人心之用。


二、鼓的溯源


在印度,僧團使用鼓主要是為了「集合僧眾」。


H&D幸福小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非常喜歡聽佛寺的鐘聲


那鐘聲悠遠綿長


可上通天堂、下通地府


它更深深地滲入我心


帶給我一種驚醒與沈靜的力量


H&D幸福小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

一、大磬的形狀


Ú佛教的「磬」是「鉢」形的,鉢是法師們用餐的器具。


*「香山寺」的大磬



H&D幸福小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走進佛寺,在莊嚴的大雄寶殿裏,必可見到終年常醒不睡的「木魚」


*「香光山」的大殿-佛桌的右邊是大磬,左邊就是大木魚



「嘟、嘟、嘟……」的聲音有如流水般,讓人心穩沉靜,在悠揚而宛轉的誦經聲和佛號中,顯得經聲肅穆、佛號莊嚴。


一、木魚的形狀


H&D幸福小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記得以前參加"召請",總弄不懂"召請"這兩字的意思


參加幾次後,經過法師的開示,終於比較清楚"召請"的意思


一、召請的意義:召請這兩個字,都有「邀請」的意思。


二、召請的對象:自己或是家裡人的冤親債主,還有過往的親人、歷代祖先。


三、什麼是解冤 :「解」是化解。「冤」是冤結。化解冤結,和冤親債主化解冤結,「解冤」後,一方面讓自己內心零負擔消災隔延壽,一方面也希望這些冤親債主放下仇恨往生淨界。


H&D幸福小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觀音菩薩成道日


昨天朋友希望瞭解說觀音菩薩的典故,因今7/21(農6/19)是觀音菩薩成道日。


中國佛教,將農曆2/19定為觀音菩薩的誕辰,6/19為成道日,9/19為出家日。


一、觀世音菩薩與觀音菩薩相同嗎?


在中國,觀音菩薩的信仰最早於公元1世紀隨著佛教的傳入而開始。其實觀世音菩薩也就是觀音菩薩,最早都稱祂為”觀世音菩薩”,直到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,因姓李,名世民。唐玄裝法師因避諱採用皇帝名字,特意上表將觀世音菩薩的「世」字刪去,稱作觀音菩薩,所以觀世音菩薩又可以稱觀音菩薩。


H&D幸福小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十二因緣-12.老死


一、「無明」緣「行」,「行」緣「識」,「識」緣「名色」,「名色」緣「六入」,那「六入」緣「觸」,「觸」緣「受」,「受」緣「愛」,「愛」緣緣「取」,那「取」緣「有」,「有」緣「」,「生」緣什麼呢?


A「生」緣「老死」。


二、什麼是「老死」?


]「衰與「死亡」。-諸根衰敗;死-身壞命終。未來之身又漸老而死。


H&D幸福小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
十二因緣-11.生


一、「無明」緣「行」,「行」緣「識」,「識」緣「名色」,「名色」緣「六入」,那「六入」緣「觸」,「觸」緣「受」,「受」緣「愛」,「愛」緣緣「取」,那「取」緣「有」,「有」緣什麼呢?


A「有」緣「生」。


二、什麼是「生」?


]來世受生。指由過去所造作的業力而引生來世的果報-生善道或者惡道。


H&D幸福小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十二因緣-10.有


一、「無明」緣「行」,「行」緣「識」,「識」緣「名色」,「名色」緣「六入」,那「六入」緣「觸」,「觸」緣「受」,「受」緣「愛」,「愛」緣緣「取」,那「取」緣什麼呢?


A「取」緣「有」。


二、什麼是「有」?


]存在之義,相當於「業」。我們執取渴求,希望擁有更多,因執著而產生了將來‘業有,稱為「有」。


H&D幸福小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十二因緣-9.取


一、「無明」緣「行」,「行」緣「識」,「識」緣「名色」,「名色」緣「六入」,那「六入」緣「觸」,「觸」緣「受」,「受」緣「愛」,「愛」緣什麼呢?


A「愛」緣「取」。


二、什麼是「取」?


]「取」是"執取"。因執著而想去抓取。


H&D幸福小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十二因緣-8.愛


一、「無明」緣「行」,「行」緣「識」,「識」緣「名色」,「名色」緣「六入」,那「六入」緣「觸」,「觸」緣「受」,「受」緣什麼呢?


A「受」緣「愛」。


二、什麼是「愛」?


]這裡的「愛」指的是「貪愛。所謂貪愛就是「不該貪而貪,不該愛而愛對境因為感受而生起執著,樂受就生貪,苦受就生厭離、瞋心。


H&D幸福小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十二因緣-7.受


一、「無明」緣「行」,「行」緣「識」,「識」緣「名色」,「名色」緣「六入」,那「六入」緣「觸」,「觸」緣什麼呢?


A「觸」緣「受」。


二、什麼是「受」?


]是「領受」、「感受」,與外境接觸生起苦樂的感受

H&D幸福小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
十二因緣-6.觸


一、「無明」緣「行」,「行」緣「識」,「識」緣「名色」,「名色」緣「六入」,那「六入」緣什麼呢?


     A「六入」緣「觸」。


      二、什麼是「觸」?


]觸是「接觸。也就是胎兒出生與外面境界接觸,而產生一般的認識,還不會去分別苦或樂

H&D幸福小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「無明」緣「行」,「行」緣「識」,「識」緣「名色」,那「名色」緣什麼呢?


A「名色」就是緣「六入」。


一、 什麼是「六入」?


]「六入」六根-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


胎兒於二、三月後「名色漸次增大,六根漸漸長成。但雖成六根的模型,對外界的感覺,只稍微有些感入,作用沒有完備。


H&D幸福小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「無明」緣「行」,「行」緣「識」,「識」緣什麼呢?


「識」緣「名色」,所以十二因緣的第四個就是「名色」
※什麼是名色?


(一)名:是精神現況,指。有心的狀態而沒有心的作用,所以不稱為「心」,而稱為「名」。


(二)色:是物質現況,指「身體」。有胎形,但六根(眼.耳.鼻.舌.身.意)未具。


(三)名色:就是「名」+「色」,也就是「心」+「身體」。業識投胎後,胎兒在母胎中,還沒有長成形狀,這時還沒有長出形狀,只有心與胎形,就是「名色」

H&D幸福小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有朋友問:"業識"就是"業力"嗎?


答案:兩者是不同的


簡單的譬喻:


1.業識就像是我們的電腦硬碟,裡面有我們所存的各種資料(業力)。


2.業識就像倉庫,裡面存放了我們個人的所有東西(業力)。


H&D幸福小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十二因緣的"無明緣行"."行緣識",第三就是「識」。
一、什麼是識?業識。


二、什麼是業識?


由於過去業力(因無明所作的善、惡業)的成熟,牽引我們去投胎的識就叫做「業識。人由過去世業識為因,父母交合為緣而投胎,從初墮地,從小漸長,由中年至老年,直至死亡,又憑業識再去投胎。


三、業識的重要性


H&D幸福小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